|
隨著數位化與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的資訊安全威脅日益嚴峻。2025年,台灣企業遭遇多起重大資安事件,突顯資訊安全對企業營運與發展的重要性。然而,這也迫使企業面臨越來越複雜的資安挑戰。從勒索軟體到資料外洩,網路威脅不僅可能導致經濟損失,還可能損害企業聲譽、影響客戶信任及法規合規性。因此,資安已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議題。
2025年台灣重大資安事件
- 1. 身分相關資安事件頻發
- 根據CyberArk發布的《2024威脅情勢報告》,97%的台灣企業在過去一年中經歷了兩次以上的身分相關資料外洩事件。報告指出,49%的台灣企業表示其一半以上的機器身分能夠存取機敏資料,然而,僅有36%的企業將所有具有機敏存取權限的人類和機器身分都定義為特權用戶,顯示企業對機器身分的安全控管不足。
- 2. 網路攻擊次數攀升
- Check Point Software的統計顯示,2025年第一季,台灣平均每週遭受4,152次網路攻擊,位居亞太地區之首。受攻擊次數最多的產業依序為硬體供應商、政府與軍事機構,以及製造業。
- 3. 中小企業成為駭客主要目標
- 趨勢科技指出,2024年目標式勒索資安事故中,將近九成來自中小企業。駭客利用「網路犯罪即服務(CaaS)」模式,降低攻擊成本,專門針對資安防護較弱的中小企業進行攻擊。
資訊安全對企業的重要性
- 1. 保護企業資產與聲譽
- 資訊安全事件可能導致企業機密資料外洩、營運中斷,甚至損害企業聲譽,對企業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 2. 符合法規要求
- 隨著各國對資料保護法規的日益嚴格,企業需確保其資訊安全措施符合法規要求,以避免法律責任和罰款。
- 3. 維持客戶信任
- 資訊安全是維持客戶信任的基石,資安事件可能導致客戶流失,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企業應對資安威脅的建議
- 1. 強化身分管理
- 企業應建立全面的身分管理策略,涵蓋人類與機器身分,確保所有具有機敏存取權限的身分都受到適當的控管。
- 2. 加強資安防護措施
- 採用先進的資安技術,如DPI封包的威脅檢測、端點程式的行為分析等,以提高對資安威脅的防禦能力。
- 3. 提升員工資安意識
- 員工是資訊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企業應加強員工的資安培訓,提高其對資安威脅的識別和應對能力。
- 4. 建立應急應變機制
- 制定完整的資安事件應變計畫,確保在發生資安事件時,能迅速有效地應對,將損害降至最低。
|